网苑论衡

网苑论衡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苑论衡  |  正文

【2022年度网络理论文章主题征文】久久为功,锻铸润泽心灵的思政课

阅读: 日期:2022-10-2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办好思政课,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只有让思政课有深度、有温度、有魅力,思政教育才更有力量,才能为党和国家培养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立德修业,“当”好“经师”“人师”

师者,人之模范也。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想做好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和指明灯,为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一是政治要强。思政课教师要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具有绝对的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旗帜鲜明。为此,就要时常学原著、悟原理,真学真信。这样才能为学生做好表率、引好方向、树好旗帜。二是情怀要深。要对教师职业有敬畏之心、热爱之情。我对思政课的情怀,更多的是来源于身边一生奉献此事业的老教师们。时常听听他们在这三尺讲台耕耘的故事,看到他们对教育事业最深的温情,最自豪的荣光。从而一种自豪油然而生出。有了这份情怀,自然对思政课就会多一份热爱,多一份用心。三是仁而爱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传统教育理念信奉“严师出高徒”。“严”在己身,也“严”在对学生的要求上。但是,“严”并不代表冷冰冰的说教和生硬的灌输。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多一份仁爱,多一点关心。打破仅限于课堂的师生关系,在课下以朋友般平等的身份加深沟通。以情动人、以情化人,学生充分感受到被爱与重视,也就认同、信服教师,进而认同课程,从而达到思政课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铸魂育人,“融”好百年党史

铸魂育人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教育要有根有魂。思政教育的根和魂就在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辉煌灿烂的历史,更在于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奋勇直前的历史。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中国历史、中国故事凝结着丰富的中国智慧,是我们开辟前路的启迪;蕴含着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是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尤其是百年党史,更是讲好新时代思政课的宝贵资源和深厚滋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要扎根中国大地、中国历史,更要扎根百年党史,给课堂披上“中国红”,铸入“中国魂”。善用百年党史宝藏,用故事的形式,尤其是学生陌生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加深理解和把握。例如,在讲述长征精神时,如何让学生更加切身的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我选择讲述陈树湘忍受“肝肠寸断”之痛也不愿落入敌人手中的故事,进一步引发学生共情。

用故事丰富纲要课,这就好比将思政的“盐”加入故事之中,调制出最鲜美的“汤”,使学生乐之爱之,真正入心入脑。

三、守正创新,“翻”好思政课堂

思政课守正是根本,以真理、正道的灌输为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扎实理论基础,还要与时俱进,并融会贯通在思政课教学中,加强真理性、方向性和指引性。

思政课创新是“活”力。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随着时代发展进步,不断创新思政课“打开方式”,真正使学生喜欢上、愿意听、记得住。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自媒体的广泛运用,翻转课堂成为创新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新方向。翻转课堂的开展,是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体现,使教师由“主演”变成了“导演”,学生则由“观众”变成了“主演”。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自己准备、自演自说中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独立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思政课入耳、入脑、入心。同时,在翻转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和提升,也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尊重和重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提升课堂的参与度。再者,翻转课堂上,一改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的形象,师生平等交流,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增加了师生的交流时间,拉近了心灵的距离,也使教师能够更近一步亲近学生,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求,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去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我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上尝试翻转,即课堂的前10分钟交给学生,由他们讲党史故事。学生们踊跃参与,搜集资料,制作视频或课件,甚至有一个班的学生还自导自演情景剧《赵一曼》,并剪辑制作成视频。翻转课堂,给了学生们更多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学习更有乐趣,更有动力,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学生身上很多的闪光之处。

思政课教师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清楚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善于宣传正能量,敢于同错误思想亮剑。要对教育事业拥有坚定的信仰,把做好思政教育作为毕生追求,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探索和推进思政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创新,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和感染力。要充分把握“大媒体”时代特性,借助网络这一先进方式,借助现代教育教学平台,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这样,思政课教师才能成长为勇担为党育才,为国育人时代重任的“大先生”。



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42138号-1

地址:中国·河南·郑州市龙子湖东路1号 邮编:45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