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苑论衡

网苑论衡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苑论衡  |  正文

【2022年度网络理论文章主题征文】《公安学基础理论》教学中思政融入的实践经验

阅读: 日期:2022-10-28



一、思政融入公安学基础理论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是公安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目的的需要

《公安学基础理论》以我国公安工作为研究分析的逻辑起点,从警察现象的历史和现状以及中外比较中,系统总结我国公安工作的发展规律,深刻阐明我国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任务,科学厘清公安机关内部管理的纵横关系,为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开展公安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1]同时,《公安学基础理论》是我国公安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安专业基础课程,是公安院校开启警察职业教育的启蒙课程,为帮助学生了解公安工作、学习各项公安专业知识、树立正确的人民警察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公安机关培养合格的人民警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本就是培养警察的核心价值观、职业观、执法观等内容的,因此和警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致。因此,思政融入公安学基础理论课堂教学是应有之义。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的时代需要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的一件事。公安学基础理论这种本身就带有强烈思政元素的课程更要积极响应,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进行思政融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公安学基础理论的教材和专著不断推出,有力地推动了公安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公安学基础理论》教学研究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教学方法也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对公安学基础理论教学的思政价值也有了深入思考。正如鞠丽华老师在“新文科”背景下公安学学科建设研究中指出“公安学学科建设必须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坚守忠诚的政治品质。”“公安学基础理论学科应注重发挥忠诚培育、道德养成、文化塑造的作用。[2]因此,在公安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如何巧妙进行思政融入是实现公安学理论教学课程价值的重要抓手,也是思政教育不断发展的时代需要。

二、思政融入公安学基础理论教学的实践经验

如果从公安学基础理论的课程目的来说,实际上这门课程处处都是思政内容,根本不需要去刻意寻找,比如,警察的起源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公安机关的产生与发展的艰苦奋斗历程、公安机关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等,这些内容中思政元素和课程内容相互交融,很难区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按照课本内容进行讲解,学生知识性学习没有问题,但情感上但共鸣就会欠缺,达不到思政融入的目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有几点经验总结如下:

(一)善用案例教学,思政融入于身边人、事、物

“案例教学的方法就是教师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习者达到特定学习目的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及技巧。”“所谓案例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用案例在课堂中进行教学和讨论的教学方法。”[3]在公安学基础理论教学中,案例教学是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因为公安学基础理论课程理论性强,只有通过案例教学才能化抽象为直观,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将思政元素融入到公安学基础理论课堂教学中,当然也首选案例教学法。

公安学基础理论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案例选择关键主要应有三个方面[4]:一是案例的思政教育针对性,即紧密联系教学内容,紧扣该课程思政教学目的和主旨,结合学员应当具备的知识能力,组织思政融入案例教学。例如在公安基础理论教学绪论讲解时,为了让学生认识警察、了解警察产生的根源,对警察对阶级属性有一个初步认知,可采用不同历史时期警察执法、执勤的图片和警察处警视频作为思政融入案例,让同学们通过图像、声音对警察产生直观的第一印象,再加上和自己平时对警察的印象进行印证,就很容易形成警察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的武装力量之一,我愿意为成为这样的警察而好好学习,这样的理念,很好地达到了绪论教学的思政教学目标。

是思政案例的情境性,即以真实的案例为特定的思政问题背景,以解决该特定问题的决策者、参与者为模拟角色,给人以解决问题的适度情境压力和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思政教育不能是生硬的说教,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因此在选择思政融入案例时,一定要结合课堂教学教学问题情景,将案例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让学生代入自己,达到亲体验式参与,将思政教育目的无声融入。例如在进行新中国成立前的公安机关建立与发展这一教学课时时,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争和最早建立的公安保卫组织——中央特科的建立与同国民党斗争的艰辛历程,将周恩来、陈赓、钱壮飞、李克农等革命前辈为了挽救叛徒顾顺章造成的几乎要颠覆中国历史危难关头的惊心动魄、力挽狂澜的斗争故事通过视频、图片形式讲述出来,并提出问题,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思考自己处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做,从而达到该课时思政教育的目的,收效甚好。

三是思政案例融入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即思政案例要以足够丰富的信息素材和表现形式,展开错综复杂的矛盾结构,具有未求其解和未及定论的模糊性和包容性,给学生以广阔的想空间,从而调动不同知识背景、生活阅历和人生体验的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全方位对思政案例进行剖析和透视,并达到开放式的思政教育目的。例如:在进行公安机关职责与权力这一章教学时,选用杨佳案对学生进行如何正确行使执法权力的思政融入教育时,可采用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多角度分析案例,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杨佳袭警案的深层社会原因、心理原因、家庭教育原因,还有引导学生对警察理性执法、文明执法和关爱执法的思考,从而让学生通过一个案例对警察执法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与透视,达到思政融入的效果。

(二)翻转课堂,学生主动参与思政融入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从英语“Flipped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指学生在课前或课外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自主学习,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知识,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合作探究、完成学业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5]。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公安学基础理论理论教学的思政融入也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因为涉及到该课程的思政元素太多太广,单靠课堂上的一两个事例是很难让学生真正了解并认可警察这个职业的。因此,让学生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主动去社会现实生活中、从互联网空间去寻找契合公安学基础理论的思政元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讲到公安机关的职责、权力这一章节时,该章节的知识目标是让同学们了解公安机关有哪些职责和权力,但是思政目标是让同学们在知道警察职责和权力的基础上,了解警察如何正确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更要认识到正确履行职责、行使权力使党和国家对警察的职业要求。在这样的教学目的下,利用翻转课堂,学生在课前准备时就可以依照老师的要求在网上、身边寻找大量的有关警察履责、执法方面的正反方面的案例,进行归纳分析,并寻找问题,在课堂上与课本知识结合,分析讨论,得出自己的结论,课后吸收消化,固化思政融入效果。这样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寻找思政融入案例,并深入分析思考,更容易引起共鸣,真正达到入脑入心的思政教育目标。

(三)善用实训课堂,协同延展思政融入空间

公安基础理论教学要求有8学时的实训课,这是公安学校培养应用性专业人才的要求,公安实训教学是指在公安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创造与公安一线工作相似的工作环境,设定不同的工作内容和任务,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下接受多角度、全方位的教学训练过程。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公安学基础理论的实训内容不能像治安、侦查这样的专业课去模拟出诸如治安调解、案件侦查这样的真实工作环境,而应该紧扣公安基础理论课程培养学生了解公安工作、培养警察意识的初衷,在设计实训课程时也要注重思政融入,将培养合格警察这样的思政教育目标作为首选。这样才能和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协同延展思政融入空间。例如,在公安工作内容这一章的实训教学时,鉴于公安工作内容的繁多,课堂讲授时都是点到为止,学生很难仅从课本内容就全面了解公安工作,因此设计了一次到基层公安机关实地参观的实训课程,如果实训课之前没有考虑思政融入,仅仅抱着让学生延展印证一下课本内容的目的,那学生收获就很有限,但如果在实训前让学生先在网络上寻找要去的基层公安机关的历史、有哪些代表性的英模故事、典型的执法执勤案例、创新的警务改革措施等内容,再让同学们带着这些内容去参观、印证、思考并在课后写出实训收获,我想学生对公安机关工作的了解就会有一个质的升华。因此,善用实训课堂,做好实训课堂思政融入设计,可以有效延展公安学基础理论的思政融入空间。

参考文献:

[1]刘青.公安学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21.

[2]鞠丽华.“新文科”背景下公安学基础理论学科建设研究[J]. 公安教育,2022(3):58-62.

[3]MBA核心课程编译组.哈佛商学院MBA最新核心课程《危机管理》.

[4]王世卿. 公安学基础理论案例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结合的探讨[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97-101

[5]翻转课堂式教学[EB/OL].(2021-06-21)[2022-8-29].https://baike.baidu.com/item/翻转课堂式教学/8278510?fr=aladdin


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42138号-1

地址:中国·河南·郑州市龙子湖东路1号 邮编:45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