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是高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当前,一些高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的现象,未能很好的形成育人合力。因此,必须找到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学科育德,专业育人的功能。如何在教学中把思政教育元素嵌入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之中?笔者认为,要紧扣课程内容和特点、把握思政教育规律、捕捉思政切入时机、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这是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关键点。
《常见警情处置》是公安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课,通过接处警相关知识和制度规范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处置常见警情的专业能力,为今后的公安工作打下基础。因此,需秉持“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公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从育人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方面着手,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实践路径。
一、强化育人目标,树立课程思政教学理念
高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教学目标要紧紧围绕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新使命。公安院校作为培育未来警察的摇篮,全方位育人过程应围绕警务工作需具备的坚定政治品格、综合文化素质、岗位执法能力、坚强心理素质等警察职业素养而实施。
警情处置是公安机关接处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与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基层警务活动,特别是以溺水警情为代表的求助类警情,不仅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处置得当与否也影响着人民警察的声誉和形象。警情处置的规范化也是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牢固树立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充分考虑育才与育人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警情处置知识的同时,深刻理解公安工作总要求,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格、公正、文明、理性执法,勇于担当作为。 这既是对“立德树人”教学本质的回归,更是对党领导下的公安高等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问题的回应。
二、创新教学模式,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
一堂优质的课程思政课,除了把握专业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外,更应当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在突出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同时,精准把握教学对象特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遵循“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教学规律,找准思政元素的切入时机,在专业知识讲授中,润物无声地进行思政育人。
“因事而化”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在教学设计中将时事热点融入课堂。由案例引发课堂讨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成具体的情境分析,更有利于理论知识和思政元素的融会贯通。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重点回应学生的关切和诉求,解决其思想问题。学生对课程中有 “思政内容”不觉得突兀,对 “品”出的 “思政味”能产生共鸣,最终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以“溺水警情处置”教学为例,通过在网上引起热议的“安徽女孩投河轻生引发关注”为切入点,让学生深入思考、分小组讨论并提出关注的难点,并在课堂上进行引导解答。在讲解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融入人民警察职业精神、“长霞精神”、生命教育等思政元素,以此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公安工作“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
“因时而进”就是要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特质,深入研究他们成长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由此采用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等资源,采用“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全面育人模式。增强课程思政教学的魅力,保障思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之成效。
“因势而新”就是要与时俱进的推动课程思政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常见警情处置》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以往总结知识点的课程小结方式,设计了“云上警思考,思想亮闪闪”的教学环节。课堂知识教学结束以后,引导学生独立深入思考,以谈学习收获的方式进行课程小结,激发学生“自发思政”,达到良好课程思政目标和的“立德树人”效果。
三、优化教学设计,实现课程思政内涵转化
思政教育绝不应局限于课堂几十分钟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做好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将每节课的专业知识和背后的思政价值高效、有机融合,实现自我素养提升。以“溺水警情处置”教学为例,教师于课后推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2021年7月河南省抗洪救灾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学生结合课堂知识,对比安徽溺水警情处置案例,对“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这句话进行深刻理解。
从课堂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安徽溺水警情处置确实暴露出目前警察队伍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仍存在差距,对群众的生命救助不够及时有效。对比今年河南省暴雨中的抗洪救灾工作,学生能够清楚认识到人民公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民众的期盼和要求,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公安队伍只有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公安教育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重大使命,在公安工作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公安专业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阵地。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探索课程思政教学规律,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课后扩展等多维度增强育人效果,将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真正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更好地履行“政治建警”的职责使命。